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农业人才网 >> 职场资讯 >> 求职技巧 >> 正文

小心求职招聘诈骗现象

2011-12-19 本站原创

        求职受骗是在职场 最让人郁闷的一件事情,特别是对于才踏入社会的应届毕业生来说。求职困难以及缺乏就业经验让应届毕业生求职受骗几率非常之高。而且对于应届生来说还有家里的支持,以及缺乏防范心理因此更让不法份子将目标放在应届毕业生身上。

       十一黄金周,正在学校准备面试的珠江学院大四女生小陈接到了妈妈的电话:“孩子,你在哪?怎么你老师说你出车祸了,要我寄几千块钱过去。”小陈一头雾水,核对之下才发现,打给妈妈的竟然是前几天通知她去面试的东莞某公司的手机号,虽然没有被骗成,但也让人捏了把汗。 近年来随着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加,很多应届生纷纷提前“海投”简历,只要是稍稍合心意的面试通知,就积极行动,绝不放过;越来越多的不法分子趁机巧设名目、设置求职陷阱。

 

        相比小陈,广州某高校的小李就没那么幸运了。她在校园招聘会后接到珠三角一家广告公司打来的面试电话,在详细询问了对方的情况后,小李独自一人前往东莞。然而,在与公司“接上头”之后,她很快发现所谓的广告公司竟然是一个非法传销团伙。虽然小李很机智地与对方周旋,最终通过在学校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摆脱了该团伙的纠缠,但还是被该团伙抢走了身上所有的现金和手机。

 

        据记者了解,开学以来不少实习、找工作的大学生遭遇了各种骗局。有些公司以“考验”为名要求求职者三天之内为他们翻译文件或设计策划,等到求职者辛辛苦苦地交了卷,他们却说已经招到合适的人,把求职者当作免费劳动力来利用;还有一些民办学校在网络上打出广告,宣称只要参加他们开办的就业培训班,毕业后可包分配好工作,可许多大学生在交纳了高额的培训费、学费后,却发现上课没有什么实际内容,最后分配的工作都在一些小型私人企业里,而非广告上承诺的“稳定”“高薪”工作。

 

        广州市南粤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朝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对许多大学生在最大限度地节约人力、物力的情况下“海投”简历,让求职的可能性无限延伸,无可厚非,但急于融入社会的学子求职时更加焦虑、急躁,这无疑让不法分子有更多的“空隙”可钻。

 

特别提醒

 

切忌因求职被骗采取过激行为

 

        “学校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求职安全教育,也很注重对学生的保护。每次举办校园招聘会之后,学校都会将遗留在现场没有被招聘单位接收的学生简历统一收集起来销毁,防止学生的个人资料非法外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赵烨指出,大学生在找工作时切忌急功近利,要尽量详细地了解招聘单位的实际情况,可用百度搜索查询招聘企业的法人资格和经营许可证等,留心观察企业招聘时是否写明单位全称、具体经营项目及归属哪个部门管理等。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到招聘单位所在地的税务、工商等部门查询其是否为正规单位;通过调查招聘单位是否有逃漏税或欠费等现象,查看其信誉度。

 

        “遭遇求职陷阱或者骗局的时候,首先要将事实真相报告学校,通过学校出面协助解决,如果学校难以解决,可以通过学校的主管部门出面与有关部门协调解决。”广州市精卫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刘学军强调,大学生求职要注意保留有关证据,一旦在实习期间权益受损,可以根据协议,按照有关法律,找相应的行政部门、公安机关或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诉或起诉;需要特别提醒的是,不要因受骗而走极端,采取过激行为。


本文地址:http://www.5ajob.com/news/n03/201112/5988.html,如要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农业人才网
文章录入:小泥鳅    责任编辑:耕农 
【字体: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中国农业人才网及旗下网站 版权所有 2003- ©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服务价格 | 付款方式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人才网及旗下网站为您提供畜牧人才种植人才农资人才食品人才等求职招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