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农业人才网 >> 行业资讯 >> 果蔬 >> 正文

甘肃枣业生产有优势

2012-4-25 果蔬人才网


3 枣树丰产栽培技术措施
    枣树的丰产栽培技术措施,我国已有众多的科研单位总结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与技术经验。笔者经过几年从事枣树育苗、栽培、管理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总结了一些操作简单、通俗易懂、经济实用、便于推广且适合我省中部干旱半干旱地区枣树生产的技术措施,现简单介绍如下。
3.1 嫩枝罩膜盆插技术
    选择口径30~50 cm,深25 cm 以上的塑料或陶瓷花盘,每盆可扦插28~78 根插条,花盆要有2 cm深的底盘托着。采用当年生的枣头、二次枝和枣吊为插穗,最好的成活率能达到76.7%。该技术比塑料小拱棚嫩枝扦插育苗技术有如下一些特点和优势:(1)管理简便。育苗期间只需每5 d 往托盘注水1 次就行,不需要每天按时按点观测温、湿度和喷水4~5次,节约了大量的劳力。(2)空间利用充分。插盆可集中或零星放置于大田、沟渠边、房前屋后、边角旮旯等地方,不需要建苗床,搭拱棚和遮荫网等设施,节省了土地资源。(3)环保理念强。插盆、托盘等用具可以循环多次使用,每次育苗消耗少量的塑料膜能全部回收。托盘注水基本上全部吸入土壤,避免了喷水造成的水分大量蒸发,也降低了育苗成本。(4)应用方便。育苗数量可多可少,既可以大规模育苗,也可以农户个人少量育苗,大大方便了枣农。(5)育苗周期短。该方法从剪取枝条到苗木出圃(以枣头和二次枝为例)大约1 年时间,而嫁接育苗从培育酸枣苗到嫁接苗出圃至少2 年时间。
3.2 带木质部嵌芽接技术
    枣树枝条皮层较薄,采用一般芽接方法操作后因接芽小、皮层薄,使接芽容易剥离,从而影响嫁接成活率。我们用1 年生酸枣苗作为砧木,在砧木底部取下与芽片切口同样大小,带有木质部并呈倒盾形的嵌槽。在优良枣树母树枝条上取长约1.5~2.0 cm,厚约2.0~3.0 mm 带木质部的芽片,迅速镶嵌于砧木嵌槽内,使下斜口和左右两边的形成层对齐,用塑料条从下往上缠严绑紧,露出芽体部分即可。我们以不同嫁接时间为处理,结果5 月16 日的成活率最高,为78.3%。虽然低于劈接的成活率,但适用于枣树的补接,也弥补了枣树嫁接方法的不足。
3.3 枣树、枸杞与农作物复合种植
    对枣树、枸杞与农作物采用3 种不同复合种植模式进行研究,通过对它们的生长和生产情况进行调查和对比分析,得出了枣树行向为南北向,株行距为4 m×5 m、株间栽3 株枸杞树的模式生产效果最好,是适合甘肃中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应用的复合种植优化模式。复合种植第6 年平均年产值可达14.39万元/hm2,比采用单一种植枣树单位面积可增加收入12.4%,增产效果明显,达到了幼龄枣园产值高,收效快,土地利用率高的目的。该技术尤其适合靖远、景泰等大面积栽培枸杞的地方,其他地区可选择枣树与其他矮冠经济林与农作物进行复合种植,可解决幼龄枣园产量低收入少的问题。
3.4 旱砂田枣树间作籽瓜生产
    旱砂田是甘肃中部干旱半干旱地区旱作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之一,我省旱砂田主要分布在兰州、白银2 市,约有旱砂田面积6.0 万hm2,是全国面积的60.0%、全省面积的73.8%。当地由于铺砂田耗时费力、工程量大,最佳使用年限只有20 年左右,近年来,已经很少有人再铺砂,现存的砂田大部分是20年以上的老砂田,种植农作物产量愈来愈低。在探讨老砂田出路的问题上,我国有关科研单位做了很多努力。笔者在靖远县旱砂田进行枣树与籽瓜间作试验,生产情况良好,间作生长到第6 年平均收入达到2.84 万元/hm2,比不实施间作的旱砂田每年平均增加收入11.3%,每年多收入3 185 元/hm2,经济效益明显。试验结果还得出枣树株行距为4 m×5 m,籽瓜距枣树树盘让开1.0~1.5 m 以外点瓜种,为最佳栽植模式。
3.5 枣树窄纺锤形树冠修剪技术
    我省枣树大部为放任生长,树冠大都呈自然圆头形和自然开心形。这样的树冠枝条密集,排列不均,易偏冠而影响光照和光合效能,导致枣树丰产性能下降。采用回缩和短截等方法,调整树冠下部枝组和上部枝组稍短,中部枝组稍长,整个树冠呈纺锤形。并调整树冠窄宽比为1∶1.2~1.5 之间,使得树冠垂直投影为椭圆形,整个树冠呈窄纺锤形。结果表明形成的树形冠幅小、树体高,空间利用充分。种植密度高为833 株/hm2,木质化枣吊数量多,枣果品质好。生长第5 年单位面积产量达到7 673 kg/hm2,累计产量和产值分别比对照提高22.5%和27.7%,增产增值效果明显。该树冠具有修剪量小、较易整形,树冠紧凑、适宜密植等优点,可大力提倡和推广应用。


本文地址:http://www.5ajob.com/industry/HTML/7361.html,如要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农业人才网

上一页  [1] [2] [3] 

文章录入:希望的田野    责任编辑:耕农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中国农业人才网及旗下网站 版权所有 2003- ©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服务价格 | 付款方式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人才网及旗下网站为您提供畜牧人才种植人才农资人才食品人才等求职招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