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农业人才网 >> 行业资讯 >> 畜牧 >> 正文

凉山州优化畜牧兽医人才资源配置,加快畜牧兽医队伍改革

2012-5-5 畜牧人才网

凉山州是四川省三大牧区之一,又是典型的半农半牧区,畜牧业历史悠久,是当地各族人民赖以生存和增收致富的传统产业,也是统筹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牧民现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尤其在高山地区畜牧(畜牧人才)业现金收入占农村家庭收入的70%以上。
1 畜牧产业化发展现状
1.1 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快速发展以优质瘦肉型猪、优质肉牛、优质山羊、优质绵羊、优质乳品、优质生态肉鸡、优质肉鸭、优质蜂蜜等特色产品为重点的加工基地初步形成。
1.2 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规模以上加工龙头企业达36 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2 家,州级重点龙头企业12 家,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两家。专业合作社66 个,比2005 年新增36 个。与农户间建立起互惠互利的生产购销利益连接,显示出巨大的吸引力和聚合力,企业、专合组织销售收入9.60 亿元,带动农户15.54 万户,年带动农民增加现金收入7.7 亿元。
1.3 无公害基地建设和畜产品品牌建设成效显著全州先后有50 个畜禽产品获四川省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证,其中35个产品获农业部无公害产品认证,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认证8 个,有8 个产品获绿色食品认证,3 个产品获有机食品认证。
2 存在的问题
2.1 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强
    龙头企业少且规模偏小,产业链不长,以初级加工为主,加工量小,增加值少,精深加工产品和外销型产品少。加之,管理经验缺乏,抗御市场风险能力和对养殖户带动作用不强,没有形成产业化的骨干。
2.2 基地规模发展不平衡、标准化程度不高凉山州按照产业带对基地进行了规划,但均是小基地规模,没有充分利用资源形成标准化专业化生产基地,造成基地的专一性生产能力不够,标准化程度不高,没有形成稳定的供应原料基地,无法形成知名品牌。
2.3 利益机制不够完善全州的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基地等没有真正建立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连接机制,造成产、加、销相对脱节,制约了畜牧产业化经营的发展。
3 战略重点、产业布局
3.1 战略重点
3.1.1 调整优化畜牧业结构。立足本州饲料粮供应不足、草山草坡资源丰富的特点,不断调整优化畜牧业生产结构。
3.1.2 推进畜牧业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重点抓好适度规模经营、养殖设施、投入品和生产管理的“四个标准化”建设,鼓励和引导农户集中联建标准化圈舍,大力推进改厨、改圈、改厕、建沼气“三改一建”,做到“人畜分离,沼气配套,生态隔离”。
3.1.3 增强龙头企业辐射带动。推广“龙头企业+专合组织+适度规模养殖户”、“超市+专合组织+农户”等模式,推行“六方合作+保险”、寄养、托养等运行机制,把养殖农户、种畜禽场、饲料兽药企业、屠宰加工企业及相关配套企业等多个利益主体联结起来,形成符合现代产业要求、科学合理的生产组织体系。
3.1.4 实施“大凉山”品牌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快“三品一标”申报认证,培育一批“四川省名牌产品”或“四川省著名商标”。引导和鼓励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等生产经营主体开展商标注册,新增注册商标10 个以上。制定颁布相关地方标准。__
3.1.5 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坚持畜牧业布局与种植业发展相结合,充分发挥种植业、林果业和养殖业的互补优势,大力发展“种、养、加”,“林、养、加”等循环经济模式,延长生态链、产业链和增收链。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使循环经济模式成为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亮点。
3.2 产业布局
3.2.1 肉牛产业开发。发挥二半山以上地区黄牛存栏量大、草资源丰富的优势,以退牧还草等项目为支撑,加快引进西门塔尔等优质肉牛冻精改良凉山黄牛步伐,增加优质牛肉生产比重,建立区域化、规模化的优质肉牛基地。
3.2.2 肉羊产业开发。积极推广发展舍饲、半舍饲型养羊业,走高效集约型发展道路,加快肉羊品种改良步伐,搞好种羊场及扩繁场建设,建立肉羊育肥基地。
3.2.3 生猪产业开发。利用安宁河谷地区生猪生产优势,抓好凉山乌金猪的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加快品种改良,增加优良“三元杂交”和配套系瘦肉型猪比重。
3.2.4 生态鸡产业开发。在增加数量的基础上,加快优质肉用家禽的发展,特别是加强独具特色的地方优良家禽开发,促进规模化、集约化肉禽快速发展。
3.2.5 奶业产业开发。加强奶牛生产基地建设,以三牧为龙头建设高质量的奶源基地,重点是加快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增加良种奶牛数量和奶产量,提高鲜奶及其制品的质量和加工水平。
3.2.6 蜂产业开发。充分利用蜜源丰富,无污染的优势,加快建设蜂王培育场, 扩大蜂群, 提升以凉山州蜂业协会为代表的中蜂初产品加工能力。
4 对策和建议
4.1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科技兴牧的第一要务,加快畜牧业科技体制和畜牧兽医队伍改革,优化畜牧兽医人才资源的配置,着力提升畜牧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在职教育和畜禽养殖、加工人员实用技术培训,以提高县、乡两级推广队伍素质为重点,加快现代畜牧科技知识的更新和普及,全面提高畜牧行业的整体素质。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大批懂管理、善经营的畜牧企业家,带领和帮助农牧民发展畜牧生产。创新人才管理机制,建立合理有效的畜牧科技人员流动机制,促进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
4.2抓重点,扶强龙头企业
发展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是关键,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开拓市场、技术创新、引导和组织基地生产与农户经营等方面的作用。一是将现有的龙头企业,扶强扶壮,增强其开拓创新,抵御市场风险自然风险的能力,力争成为省级重点龙头企业。二是规范发展一批龙头企业。引导龙头企业在带动农户,开拓市场上下功夫,成为畜牧经济发展的龙头和骨干。三是引进龙头企业。利用自然资源,引进加工龙头企业,带动全州畜牧业的发展。
4.3重规划,狠抓基地建设
畜禽生产基地是龙头企业的依托,也是整个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利用无公害畜产品生产基地的优势,围绕主导产业,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统一规划,建立规模化、标准化的原料生产基地,提高畜产品市场竞争力。
4.4 抓统筹,完善利益机制
要把基地建设和龙头加工企业建设与壮大专合组织结合考虑,采取“企业+基地+农户”、“专合组织+农户”、等多种模式,建立起稳定的多方合作关系,形成有基地提供畜禽产品,有企业加工增值,有市场促进营销,有科技作保障的良好格局,实现畜产品商品价值,形成产加销一体化格局。
4.4 完善政府投入长效机制
    进一步改革畜牧业投入体制,建立畜牧业投资稳定增长机制,形成多元化的畜牧业投融资体制,扩大畜牧业投入来源,增加畜牧业投入总量,使农民增收得到保障。一是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力度,加强畜牧业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公益性服务所必需的支出,增强公益性服务功能,改善发展畜牧业的基础条件。二是坚持农户自筹为主、国家补助为辅的原则,增加政府补贴和贴息,以解决生产中的关键环节为主,调整补贴重点和补贴方式,扶持畜牧业重点项目建设,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导向作用。三是通过制定优惠政策,推进农村投资和金融体制改革,构建起以农户投入为主体,国家投入为导向,信贷、外资、民资和工业反哺农业为补充的多渠道、多层次、多种形式的畜牧业投融资体系。四是通过加强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积极引进外资,吸引内资,激活民资,加快民间资金向民间资本转变。五是对从事饲养、农产品加工的企业在用地、融资、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六是各级财政要设立专项奖励资金对企业申报“中国名牌”、“中国著名商标”、“四川名牌”、“四川省著名商标”、“绿色、有机食品”认证等给予一定政策性奖励;四是对出口创汇成效突出的企业给予重点扶持和奖励。


本文地址:http://www.5ajob.com/industry/HTML/7530.html,如要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农业人才网
文章录入:希望的田野    责任编辑:耕农 
【字体: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中国农业人才网及旗下网站 版权所有 2003- ©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服务价格 | 付款方式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人才网及旗下网站为您提供畜牧人才种植人才农资人才食品人才等求职招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