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农业人才网 >> 行业资讯 >> 林业 >> 正文

浅谈闽北林木种苗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2011-11-24 网络

    林木种苗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确保造林绿化质量的关键。随着林业建设和生态建设的快速发展,特别是2010年福建省委、省政府决定全面启动实施以“绿色城市、绿色村镇、绿色通道、绿色屏障”为主要内容的“四绿”工程建设以及加快造林绿化推进森林福建建设后,客观上要求林木种苗的品种、质量和数量应大幅提高,因此林木种苗业发展遇到了新的难得的历史机遇,苗木产业的走向成为业界共同关注的焦点。

    一、闽北林木种苗业发展现状

    1、种苗生产供应基本实现了树种多、数量足、质量优的目标。闽北区域优势独特,林木种苗生产、经营历史悠久,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逐步深入,造林绿化、城市绿化、四旁绿化和道路绿化等建设对苗木的需求越来越大,促使闽北多种经济成份的林木种苗生产、经营发展迅速,种苗生产供应基本满足了造林绿化的需要:一是种苗生产树种结构得到调整和改善。按照全市林种树种结构调整的要求,在抓好主要造林树种苗木培育的同时,积极扩大了优良乡土阔叶树种、竹类、 经济林等树种苗木的培育,满足了造林绿化对多树种、多林种的种苗需求。二是统一供种、定点育苗、定向供应、优质优价的育苗生产模式已在全市各地广泛实施, 促进了育苗生产向基地化、规范化、质量标准化发展。三是良种生产实现了由分散抓向集中重点抓的转变,实施了分级管理和分类指导。

    2、林木良种选育和基地建设成效显著。全市现有良种繁育基地9299亩,其中种子园3990亩,母树林3500亩,采穗圃274亩,种源试验林1255亩,基因库280亩。具体成效在:一是建成全省最大的杉木第Ⅲ代、马尾松第Ⅱ代高标准良种基地,新建杉木第Ⅲ代种子园1000亩,马尾松第Ⅱ代种子园1116亩,提高良种供给的能力和水平,选育出的高世代种子园种子和优良无性系增益可达36%以上;二是建成乡土阔叶树种种质资源保存区6740亩、收集区1225亩;三是建立竹良种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区面积290亩、繁育圃320亩; 四是是开展油茶优良无性系采穗圃及高产栽培示范建设,培育芽苗嫁接苗920万株,营建油茶采穗圃115亩。五是良种的定向选育工作已迈出可喜的步伐。以选育适应造纸、林产化工等需求的工业原料专用林良种为目标,开展了马尾松高产脂、红心材的良种定向选育和马尾松、桉类优良纤维材无性系选育推广,引进、选育、收集和开发了一大批优良种质,营建了马尾松高产脂种子园5 2 亩,筛选出l0种适用于南方造林的珍贵树种,收集了锥栗种质20多个,为原料林基地建设打下了良种基础。

    3、苗木培育体系建设与管理不断加强。一是苗木培育体系不断完善。全市初步形成了以国有苗圃为骨干,种苗培育企业为补充,乡、 村育苗专业户为基地的苗木培育体系。国有苗圃和企业在培育造林绿化苗木、推广应用育苗新技术、强化苗木质量管理等方面为乡村育苗专业户起到了很好的引导示范作用,促进了苗木质量的提高,全市苗木合格率达9 5 %以上。二是种苗行业管理不断加强。全市初步形成了市、县(市、区)种苗站为骨干的质量监测网络,培训考核任命了2 0 多位林木种子质量检验员和苗木质量监测员,先后制定了《主要造林树种种子质量等级》、《主要造林树种采种、调制与贮藏技术要点》等多个行业技术规定,种苗行业管理基本实现了规范化、法制化.

    二、存在的问题

    1、 树种结构不合理,科技含量低。全市林木良种基地中针叶树占8 7.5 %, 阔叶树仅占8.5%,其它约占4.0%:而且生产基地仅占6 1%,非生产基地占39 %; 良种产量低,除了部分杉木良种能自给外,大部分的杉木、马尾松和大宗阔叶树造林树种如木荷、火力楠等种子主要靠外地调入;绿化小苗多,大苗少,苗木培育跟风、盲从现象突出,缺乏有较高科技含量的栽培技术和生产设施,管理较粗放。

    2、短周期工业原料林、特种林良种选育进展缓慢。珍贵阔叶树良种选育起步晚,种子丰欠年产量差异大,不能满足良种供应;经济林、花卉育种起步晚、进展慢,适应不了产业化、专业化生产发展的需求。

    3、龙头企业少,规范化程度低。户型分散生产经营较多,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的少, 种苗科研与林业生产脱节, 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力度不够,市场竞争力不强。

    三、对策措施

    虽然目前苗木产业处于结构调整转型期,发展态势趋缓,但仍然是一个新兴产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大力推广新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全面提高林木苗木产业化、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水平。

    1、调整培育结构,提高品种档次。针对绿化苗木市场越来越强调品种的新颖性、广适性、抗逆性和乡土化的需求趋势,应立足全市,面向全国市场,在品种上增加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和生态功能良好的品种,收集、保存优良种质资源,采取异地保存、当地保存、基因保存、种子保存等手段,建立种质资源库,丰富我市造林树种,并为树种遗传改良提供基础材料。大力发展常绿阔叶树树种苗木培育,加快乡土珍贵树种如光皮桦、细柄阿丁枫、乐昌含笑、光叶石楠、突脉青冈、乳源木莲、马褂木、厚朴、肉桂、杜仲等的良种选育和基地建设。在产品类型上,适时培育大规格苗木,适当发展整型苗木,发展容器育苗,提高苗木附加值。积极开展花卉育种和栽培技术的研究,提高花卉品种的质量和档次,大力发展室内观叶、小盆花、切花、地被植物、观果盆景、彩叶品种以及园林绿化工程所需的各种各样的苗木。

    2、规范市场,强化监管。一是严把市场准入关。依法规范申办生产经营许可证程序,加大对申报材料的审核,实地核查圃地面积、苗木数量、等级等情况,对无圃地、无经营场所、无资金的经营户⋯律不颁发证件。二是加强质量监管。市、县(市、区)两级要建立较完备的种苗质量检验网络,苗木生产、经营单位配齐质检员, 在全市范围内全面依法施行林木品种审定、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林木种子检验、检疫和标签制度。三是加强市场监管。开展种苗行政执法专项检查,对长期以来一些生产经营者在电视、报刊以及户外媒体发布虚假广告,林木种苗生产经营企业名称不规范,非法经营销售伪劣种苗等行为进行清理整顿。

    3、实施龙头带动,推进产业规模化、标准化。以森科种苗、县(市、区)国有苗圃等为龙头,实行政府扶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的产业格局,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开拓市场、引导生产、科技创新、加工增值和组织销售的优势,按照“公司+基地+农户”方式建立繁育基地,实施规模化、规格化、批量化生产,提高商品化生产进程。

    4、实施科技创新,提高苗木科技含量。坚持以种为先,加快实施“种子工程”,加强种质资源保护、良种推广、良种繁育基地、种子贮备、种子质量检验等公益性、基础性建设。以种苗生产企业为主,加强与科研院所联合,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加快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开发、推广,建立苗木科技示范园区,带动基地发展,加大苗农培训,提高育苗水平。

    5、加强组织领导,落实扶持政策。苗木业是短、平、快的朝阳产业,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的重要项目。各级党委、政府要继续重视和支持,从实际出发,指导产品结构调整,从技术、信息、市场等多方位服务于苗农,完善和落实各项支农政策。对批发零售的免征增值税:对中介组织提供技术服务或劳务服务,免征所得税:对专业合作组织及其流通实体适当减免有关税费。加大政策性金融对苗木产业特别是的投入,扶持花卉苗木产业,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本文地址:http://www.5ajob.com/industry/HTML/5009.html,如要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农业人才网
文章录入:朗晴    责任编辑:耕农 
【字体: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中国农业人才网及旗下网站 版权所有 2003- ©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服务价格 | 付款方式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人才网及旗下网站为您提供畜牧人才种植人才农资人才食品人才等求职招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