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农业人才网 >> 行业资讯 >> 畜牧 >> 正文

产学合作培养高技能动物科学专业人才模式的探索

2013-3-26 养殖人才网

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促成了对技能型人才的巨大需求, 但我国的畜牧高职教育仍存在着产学脱节、实践操作缺乏、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创新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及时调整专业课程体系与素质能力结构, 完善产学合作项目功能, 对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专业人才需求分析与专业定位
1. 现代畜牧业对高职人才需求分析
    现代畜牧产业结构的调整, 将实现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从快速发展向持续健

 康发展转变。适应现代畜牧业的发展, 需要大批从事养殖饲料、防疫、畜牧工程、畜产品加工等工作能操作、善思维、会经营的的高技能人才。向社会输送适应性强的专业人才, 才能服务好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 才能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率。
2. 专业定位
    围绕畜牧业主导产业, 打破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模式, 逐步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观念, 改革动物科学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根据岗位设课程, 体现职业岗位的针对性; 实行校企合作, 体现办学模式的社会性;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体现培养方式的市场性。在真实或仿真的职业环境中, 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岗位能力、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通过产学结合培养高技能人才, 必须改革现有人才培养模式, 实行订单培养和工学结合,形成以就业为导向, 以技能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格局。
二、人才培养模式
    本专业在建设过程中, 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突出能力训练与职业素质培养, 创建了“三业互融、三力递进”产学合作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1. 专业、产业、就业三业互融营造校内产业育人环境, 实现专业与产业的联动。构建校内专业产业群, 使专业变成运营实体。建立支撑实训平台, 通过职业基础训练, 培养学生的基本职业能力。建立专业技术实训平台, 以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模式进行岗位技术训练, 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通过上岗实训平台, 以工学结合、岗位实习等教学模式, 进行专业课程的课堂养殖场的现场教学、顶岗实习和素质拓展, 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专业教师通过到企业顶岗实践, 积累实际工作经历, 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依托预就业实训平台, 实现产业与就业的联动。校内外产业群或校企联盟为人才培养提供可靠的预就业实训平台, 学校培养的高技能人才,给企业注入了大量的新鲜血液, 促进产业的迅猛发展。发挥政府、行业协会的引导和协调作用, 为校企合作、产学结合营造更好的外部环境。
2. 职业基础能力、过程能力、综合能力“三力递进”
1~ 2学期, 暑期2周3~ 5学期, 暑期6周第6 学期1+ 1. 5+ 0. 5基本技能训练项目课程训练职业技能鉴定, 毕业论文(设计)专业、产业、就业三业融合认知实习岗位见习顶岗实习职业基础能力职业过程能力职业综合能力三力递进高职三年, 采用1+ 1. 5+ 0. 5三段培养。1~ 2学期主要实施公共课程模块, 注重学生思想道德、文化素质与专业基础知识、基本操作技能的培养。3~ 5学期主要开设核心职业技术课, 由校内 双师型教师和行业人员组成教学团队负责教学, 充分利用我院良好的校内外实训条件, 实施项目课程模块, 穿插专业拓展模块和综合素质模块, 把课堂教学延伸到企业,变教材内容为生产内容。3~ 5学期, 每学期必修2个项目课程模块, 选修1个专业拓展模块。在真实职业环境中, 教师既教理论又教操作, 通过学练结合, 培养学生的职业过程能力。第6 学期, 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岗位试就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 学生在顶岗中训练岗位技能, 养成职业习惯, 注重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
三、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
    根据畜牧业产业发展走向专业化建设、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养殖、产业化经营的新要求, 及时调整专业课程体系与课程教学内容。
1. 改革课程体系, 形成项目课程和技能模块将专业理论教学时数适当削减, 把专业课程按照工作任务整合为若干个项目模块, 实现课程结构的整体优化。根据工作过程和生产过程设计教学过程, 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逐步建立起突出职业技能培养的项目课程标准, 从而达到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用人需求、教学内容与生产技术、职业能力与就业零距离。动物科学专业模块系列化课程体系主要包括: 公共课程模块(政治理论课、外语、体育、计算机应用、分析化学、动物解剖生理、动物生物化学等)、项目课程模块(饲料分析与检测、猪生产、禽生产、牛羊生产、动物繁殖技术、兽医临床诊疗等)、专业拓展模块(家畜环境卫生、畜牧业经济管理、饲料配合加工、经济动物饲养、畜产品加工、水禽饲养、淡水养殖等)、综合素质模块(思想道德素质、身心素质、文化素养、职业素质、创业素质、社会服务、专业交流等)。
2. 工学交替, 技能模块嵌入
    按照畜牧生产的特点, 教学运行要符合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规律, 宜长则长, 宜短则短, 分组轮流进行。采用工学交替和顶岗实习的方法, 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职业岗位技能。如在禽生产项目课程教学中, 根据养鸡生产的各个环节划分技能项目: 高产蛋鸡与低产鸡的识别; 种蛋的挑选与消毒; 孵化条件与孵化技术; 雏鸡的挑选与育雏技术; 青年鸡的限制饲养与性成熟控制; 蛋鸡高产技术; 鸡场的经营管理等。各个技能单或独立完成或穿插进行。采用白天顶岗工作, 晚上学习理论, 交流工作心得、经营理念, 讨论解决生产中遇到的专业、管理、人际交流等实际问题。
四、实践效果
    为推进高职教育的教学改革工作, 江苏牧院动科06进驻江苏畜牧科技示范园, 实施 产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实施课程为养猪生产和家禽生产, 两门课程总课时均为75, 其中理论课时为28, 实训课时为47, 学分为5。理论课主要讲授养猪生产和家禽生产的基础知识, 实训课是面向养猪和养禽课程的工作过程, 按项目实施现场教学。结合生产环节, 将学生分成两大组。第一组15位学生, 在姜曲海种猪场进行猪生产的学习; 第二组16位学生, 在国家水禽基因库和水禽扩繁中心进行家禽生产的学习。两个月后两组对调。该模式的改革和实施, 使课堂教学和现场教学空间变成一种开放的、参与式的学生自主学习活动。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毕业生所在单位、学生家长普遍反映毕业生动手能力强、适应工作快、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创新能力, 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本文地址:http://www.5ajob.com/industry/HTML/13692.html,如要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农业人才网
文章录入:希望的田野    责任编辑:耕农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字体: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中国农业人才网及旗下网站 版权所有 2003- ©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服务价格 | 付款方式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人才网及旗下网站为您提供畜牧人才种植人才农资人才食品人才等求职招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