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的培育是生猪生产的关键,养猪要赚钱,不能输在起跑点,仔猪培育的成功与否影响着肉猪生产和猪场的经济效益,目前规模猪场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但作为肉猪生产的基础,仔猪的培育却不尽如人意,根据笔者的实践和调查,不少规模猪场的仔猪育成率不高,平均只有80%,一个400头生产群母猪的猪场年死亡仔猪2000头以上,给猪场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笔者在生产实际中总结出了仔猪综合培育关键技术即保温、“三补一早”、保育(包括防疫)。有的猪场只采用了其中的一项或几项,没有应用综合培育技术,效果不理想。只有应用综合培育技术,仔猪的育成率才能得到提高。保温初生仔猪大脑皮层发育不全,调节体温适应环境的能力差,被皮稀疏,皮下脂肪少,在冷的环境中不易靠自身维持体温,特别是出生后1周龄内的仔猪,易被冻僵、冻死。这是寒冷对仔猪的直接危害,而寒冷又是压死、饿死和下痢的诱因。因为仔猪受寒体温降低,表现呆滞、半昏迷或昏迷,无力吮乳,衰弱,造成易被压死、饿死或下痢。仔猪最适宜的环境温度,出生后3日龄内35~33℃,3~7日龄32~28℃,8~28日龄27~25℃,28~45日龄24~23℃,保温措施即人为的单独为仔猪创造温暖的小环境。由于母猪的适温在15~18℃,因而不宜把整个产房升温,一则母猪表现不适,影响其采食和泌乳,二则多耗能源。保温常用以下几种方法:在产仔栏内设保温箱,箱壁留仔猪自由出入孔,内吊1只250W的红外线灯泡,或在保温箱内铺设电热板;在电源、经济能力不许可的情况下可用稻草自做箩筐,四周封闭,只留出入口,利用仔猪体温营造一个温暖的环境。三补一早“三补一早”技术是培育仔猪的关键,通过“三补一早”可以有效地提高优良仔猪育成率。
1、补铁。铁是形成血红素和肌红蛋白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又是细胞色素酶类和多种氧化酶的成分。仔猪缺铁时,血红蛋白便不能正常生成,影响血液输送氧和二氧化碳,发生营养性贫血。由于胎盘的屏障作用,铁从胎盘转移至胎儿的效率极低。一般初生仔猪体内铁的贮存约为50mg,而仔猪每天铁的需要量约为5~10mg,每升母乳中约含铁1mg,无法满足仔猪生理及生长所需。若不能适时供铁,极易引起仔猪缺铁性贫血,仔猪食欲减退,消瘦,腹泻,抗病力减弱,容易感染白痢、肺炎等疾病,生长受阻,造成僵猪,育成猪品质大大降低,严重者甚至死亡。通常在哺乳期需供给仔猪15~200mg的铁,一般在仔猪出生后3~4日龄补充,可以口服亦可肌注。口服常喂给铁铜溶液(每1000ml水中加2.5g FeSO4和1gCuSO4),每日每次10ml,可涂于母猪乳头上也可用奶瓶灌服;还可将红土炒后散放在仔猪经常活动的地方,任其采食。最可靠的补铁方法是肌注铁剂,右旋糖酐铁、培亚铁、牲血素、富来血、血多泉等,按说明书使用。有试验表明,补铁与不补铁的仔猪在育成率、增重、疾病、死亡率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别。表1
组别 头数 育成率% 60日龄增重平均头增重(kg) 增重率(%) 白痢病头数 % 死亡头数 %
对照组 56 89.29 7.15 100 26 46.6 6 10.21
试验组 59 96.91 10.52 137 13 22 2 3.38
2、补硒。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主要组成成分,能保护细胞内膜不受脂类代谢副产物的破坏,具有抗氧化作用。缺硒的仔猪,突然发病,病猪多为营养状况中上等的或生长快的,行走摇摆,进而后肢瘫痪,有的病猪排出灰绿色或灰黄色的稀粪,肌肉萎缩,食欲减退,增重缓慢,影响生长、育成。一般在仔猪出生后3日龄肌注0.1%的亚硒酸钠溶液0.5ml,断奶时再注射1ml。只有在缺硒地区易发生硒的缺乏症。由于硒和维生素E在生物化学上有协同作用,补硒时宜给予维生素E。
3、补料。母猪泌乳量在仔猪3周龄时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而仔猪相对生长迅速,20日龄体重为初生时的4.5倍,母乳已满足不了仔猪快速生长的需要,应尽早补料以补充母乳的不足。早补料可刺激胃肠道的发育,对饲粮抗原获得免疫耐受,断奶后仔猪的超敏反应可以避免或程度减轻,否则会造成严重的断奶应激反应,出现拉稀,生长受阻,影响生长及生产性能,严重的会死亡。同时仔猪学会吃料后就不再乱啃吃脏东西,减少泻痢的发生。有资料表明,断奶后第一周的泻痢发生率与断奶前消耗的饲料是成反比。早补料将会降低仔猪应激的发生,减少拉稀,为后期断奶作好了准备。一般7日龄开始训练仔猪吃料。由于新生仔猪的消化酶系统不健全,对植物性蛋白和淀粉的消化率较低,因此刚选料时可用具有香、甜、奶味的全价饲料,少添勤诱,天天坚持,不要随意改变饲料品种和地点,以便建立吃料的条件反射。以后可逐渐增加植物性蛋白的含量。经过3~5天仔猪就能主动吃料,20天后就以吃料为主,4~5周龄断奶时的采食量就能避免任何断奶后的风险。
4早期断奶。一般指28~35天。早期断奶仔猪由于受心理、环境、采食主体的改变等应激因素的影响,导致断奶后易发生消化机能紊乱,出现腹泻,免疫力下降,抗病力差等。断奶仔猪饲养的关键是做好由母乳到饲料的过渡,断奶前4天应逐渐减少母猪的喂量,2周内不改变仔猪饲料,并添加适量的抗菌素、维生素和氨基酸。猪群、饲养员、饲喂方式不变,去母留仔。有资料表明,断奶重与以后的生产性能有很强的相关性,(见下表2)。表2
断奶重 (kg) 78日龄体重(kg) 日增重(g)
6.14(100头) 30.4 454
7.95(100头) 35.6 529
保育仔猪断奶后即进入保育期,俗称为小猪(育成猪)。此期的仔猪经过哺乳期的合理调理,肌体健康,自身生理机能也进一步完善,进入旺盛的生长期,但由于断奶应激影响,保育工作不可大意。仔猪断奶应采取在傍晚时去母留仔的方法,让仔猪在原地饲养一周左右。对刚断奶仔猪要做到“三不”:不换圈、不混群、不换料,以减少因环境、饲粮改变而造成的应激,饲养一段时间后可进行调群并圈,刚断奶的仔猪宜限制饲喂:断奶第一天改自由采食为日喂三餐,自由饮水,日投料量为原日粮的70%,连续3天,以后逐渐增加喂量,限饲10天后可日喂四餐。保育舍要事先清洗,消毒,舍内空气清新,仔猪休息的温度不得低于20℃。有条件的猪场,此阶段仔猪应施行网上培育,保育栏可设自动投料机,让仔猪自由采食。既提高饲料利用率,日增重加快,同时仔猪与粪便接触少了,疾病发生率便降低了。保育期还应适时做好预防接种和驱虫工作。接种按兽医规程进行猪瘟、猪丹毒、猪肺疫及猪副伤寒等,大群接种前要先行小群接种观察,确认接种疫苗无异常反应后再全群接种。猪患体内外寄生虫,便生长缓慢、消瘦、饲料报酬低,伊维菌素可同时驱除体内线虫及体表疥螨、猪虱等。笔者通过实践总结出的仔猪综合培育技术,是仔猪培育的关键技术,这些技术是一个有机整体,缺少哪一个环节都会造成仔猪培育的失败,应用综合技术仔猪在断奶重、成活率等方面有明显提高、拉稀发生率明显下降。(见表3)。表3
项目组别 初生均重(kg) 35日龄断奶均重 (kg) 成活率(%) 拉稀发生率(%)
试验组(65头) 1.19 10.42 96.6 5.3
对照组(70头) 1.18 7.87 88.2 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