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农业人才网 >> 行业资讯 >> 养殖 >> 正文

建设实践基地培养高素蚕业人才

2012-4-22 养殖人才网

在高等农业教育中,教学实践占有重要位置,是培养农科大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与复合型农业人才的重要途径。蚕学专业是对教学实践要求较高的专业,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都必须通过实践才能确实融会贯通。因此加强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对培养复合型蚕业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建设教学实践基地的意义
    高等农林院校校内外教学实践基地是教学科研和示范推广的重要基地,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综合型、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场所,是完成跨世纪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依托。目前,加强农业院校校内外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与改革已成为各校的共识。李岚清同志1997 年在全国普通高等农林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会上,就校内外基地建设问题曾谈到,“高等农林院校的实验农场、林场,既是教学科研的重要基地,又是推广先进技术的样板,与实验室、图书馆合称为农林院校的三大支柱”;他同时指出:“要把农林院校校内外基地的建设摆在与实验室建设同等重要地位,使之办成布局合理、设施先进、出人才、出成果、出效益的现代化农林科学园区”。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建立和完善校内外实习基地,高度重视毕业实习,提高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的质量”。因此加强对校内教学实践基地建设与管理改革的研究与探索,建立一套有利于21 世纪人才培养的、科学合理的、规范化的高等农业院校教学基地建设与管理运行模式尤显必要。目前蚕学专业在现代高等教育中面临着的许多问题,如:(1)专业面过于狭窄,服务方向单一。蚕学专业是一个特色专业,长期以来没有改变固定的教学内容和模式,按照蚕学本科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大学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和就业方向过于单一。(2)实践教育环节薄弱。由于传统的教育模式侧重于“应试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缺乏相关的实践管理经验和进一步改革的基础。(3)招生、就业困难。市场经济下,由于该产业没有开发完善和劳动强度相对大,很多人不愿意从事该产业,同时学生在选择专业上具有更大的自主性,造成目前招生和就业的不景气。目前技术工人在市场上越来越走俏,其原因是我国技工人才越来越少,高级技工仅占3.5%,这与发达国家高级技工占近40%的水平相差甚远。相反,许多大学生却找不到工作。这些现象说明,人才培养不能局限于培养其理论水平,需要从多方面、多层次对人才进行培养。所以为了有效地解决蚕学专业面临的问题,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结合学校教学计划修订,确定了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计划。这样就需要加强基地建设,为实现此计划提供必要的基础条件。
二、教学实践基地的特点及建立原则
    校内外教学实践基地建设相结合,统筹分片布点建设基地,充分发挥各基地的优势和地理条件,促进教学科研的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和学术水平。校内基地建设以满足正常的教学为原则,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具有多种实践模式、先进的管理模式和仪器设备等。在校外基地的建设上要充分利用学校与社会的各种联系,加强学校与企业、科研院所及社会各行业的合作,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选择条件较好的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1.蚕学专业教学实践基地的特点
    实习基地建设的目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增强高校培养人才的素质和竞争力;使学生在大学四年里不间断地了解所从事专业的社会实际,将所学知识与社会实际相结合;开展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促进高校对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做出贡献。
2.教学实践基地的建立原则
    实习基地的建设原则高校在建立校外教学实践基地过程中坚持如下6 个原则:①专业性原则,建设基地应与专业对口,能够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②实践性原则,建设基地应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习基地应重视学生的实习工作,并有能力安排好实习工作;③先进性原则,建设基地应是在相关专业的实践领域内,具有先进性和代表性的单位;④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原则;⑤稳定性原则,所建的实习基地应具有稳定性,长期与之合作为学生提供长期实践的机会,也是高校联系社会,服务社会的窗口;⑥发展性原则,所建的实习基地应有较好的发展前景,能够满足不断发展的实习实践的要求。


本文地址:http://www.5ajob.com/industry/HTML/7351.html,如要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农业人才网

[1] [2] 下一页

文章录入:希望的田野    责任编辑:耕农 
【字体: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中国农业人才网及旗下网站 版权所有 2003- ©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服务价格 | 付款方式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人才网及旗下网站为您提供畜牧人才种植人才农资人才食品人才等求职招聘服务